楞严经优美句子(楞严经好句子)

作者:聂先生
围观群众:10
更新于

1.佛经中的经典语句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

——《造塔功德经》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第262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增一阿含经》卷50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卷6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 觉悟世间无常。

国土危脆。四大苦空。

五阴无我。生灭变异。

虚伪无主。心是恶源。

形为罪薮。如是观察。

渐离生死。 ----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杂阿含经卷二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

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

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楞严经》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

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大宝积经第91卷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2.求解楞严经中的一段话

这是楞严经七处破妄(又叫七处怔心)中的第三处,要懂这句话,就必须结合上下文一起看3。

破心潜在根里 (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

犹如有人取琉璃椀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注释】 “我今思惟,知在一处”:“思惟”,即是如来常说的“善思念之”,或正思惟,为依正理而思惟,非依自心、或凡情凡见之妄想分别。然阿难在此所说的思惟,其实都是依照凡俗的逻辑推理,也就是第六意识的妄想分别、攀缘附会,并非真正离于六识心之正思惟。

佛在经中说,以依正思惟,方有正念正智。是故若依不正思惟,则知见即不正。

“知在一处”,知心在某一处。阿难此知即非正知,“不正知”在唯识百法中,是二十随烦恼的一种。

又,阿难在此还用了一个小技巧:悬疑(Suspense)——如来问他,再说出他所推论的新的心之所在。“思忖”:“忖”,忖度、推测也。

“犹如有人取琉璃椀合其两眼”:“琉璃椀(wǎn)”,即今之眼镜。“合”,覆合,即戴在两眼上。

“彼根随见,随即分别”:“随”,马上。“根”,眼根。

此谓,虽戴了眼镜,但眼根还是照样,马上看到东西,马上就能分别了知其为某物。“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内”,内脏。

谓我的心所以不能见到我的内脏,那是因为它并不是在内脏中,而是藏在比较外面的眼根里。因为是在比较外面一点的地方,当然就看不到里面了。

“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而我的心之所以又能很清楚的看到外面的景象,没有任何障碍,那是因为它是潜藏在眼根里;阿难之意亦即,此心有如在眼根门口边,背内面向外,所以只能见外不见内。【义贯】(把整段经文合起来贯穿,不改动古文前题下,加字进去使全文变成白话,这种形式就叫义贯,是成观法师的杰作,使白话文读起来不苍白,不失去原味) “阿难白佛言:世尊”,正“如佛”先前“所言”:以心“不”能自“见”身“内”五脏“故”,故知心“不居”在“身内”;又由于“身”与“心”确实是“相知”且“不相”分“离故”,而证心“不在身外”;这么说来,“我今思惟”推断,“知”道心确实“在”某“一处”。

“佛言”:那个“处”所现“今何在?”“阿难言:此”能“了”能“知”之“心”,“既”然“不”能“知”见“内”身五脏六腑,“而”却“能见外”境,“如我思忖”推论所得,一定是“潜伏”在眼“根里”。这正“犹如有人取琉璃碗”(眼镜),覆“合”在“其两眼”上一样,“虽”然“有”一“物合”在眼上,“而”却“不”会于视觉有所“留碍”:也就是说,“彼”眼“根”照样“随”时看“见”任何一件东西,“随即”(马上)能“分别”了知那是什么东西。

“然”而“我”能“觉了能知”见“之心”,之所以“不”能“见内者”,“为”藏“在”眼“根”内,而非在身体内部“故”;反之,我之所以能“分明瞩”视“外”境,而“无障碍者”,也是由于心“潜”在“根内”之“故”。【诠论】 此第三计心潜在根里,其实就是“心在两间”(或中间)的变体。

因为前面第一处计“心在身内”被破,于是推论:非在内,应是在外了,而成第二计。接着第二计又被破,又再推论:既不在内、又不在外,那应该是在中间了。

而阿难很聪明,他还把这中间给“定位”下来,给它一个确定的位置:潜在根里,否则如来如果问说:你所说的中间到底在哪里?如果答不出来,或说不一定,那佛一定会说:“既然没有一个确定的处所,等于没有,因此你所说的心在两间不能成立。”为避免此后果,因此非找个确定可指陈的处所不可,否则这个立论马上就会遭到被破的命运。

在此,阿难说“如戴眼镜”,以比喻心藏在根里,就好象眼睛躲在眼镜后面一样:虽然躲在后面,但是对物照样看的清清楚楚。这个比喻为以眼喻心,而以眼镜喻眼。

其论证方法仍是以“喻”为基。【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否”“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 【注释】 “犹如琉璃”:犹如人戴琉璃椀(眼镜) “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否”:“笼”,罩。此言,当那个人把眼镜罩在他的眼睛上,然后当他向远处看见山河时,在近处能看到他这幅眼镜吗?“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合”,合眼。

照你的譬喻,你的心如果好象有人以琉璃合眼(汝心即藏在眼根后——如那人之眼藏在眼镜后一样;你说:虽然眼睛藏在镜片后,但还是看的清清楚楚。)当此人于远处见山河时,近处何不能自见他自己的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见眼者”,即退一步说,姑且承认那人真能自见其眼。

“境”,外境。“成随”,“成”是。

3.佛教叫人怎样摆脱情执楞严经破情执的句子情执深的人的

两种办法。先要知道因对方哪点执着不放,美貌?性格?钱财?话语?知道之后

一:观心妄想。二:知法无常

一,观心妄想。

人的执着如同你阅读这些文字,你应知道文字本身并无含义,是人赋予它的含义,如一切花朵无有含义,是人赋予它的花语。一切手势并无含义,是人赋予它的含义。

比如贪著对方美貌不能舍弃爱心,应知人的相貌不会自行分出美丑,是人给它分别出的美丑,如唐代以胖为美,而现代以瘦为美,有的地方以垫项圈拉长脖子为美,有的地方以盘子撑大下唇为美,有的地方以布缠头挤成冬瓜形状为美,古代以三寸小脚为美,今人却觉三寸金莲不过是畸形。

种种美丑之念,因妄想分别而起,不从相貌来。若从相貌来,前面所说种种例子,所有人看着都应该觉得是美,而事实是有的不光不觉得美反而恶心想吐。为何同一人有人喜欢有人不稀罕?因为心中念想不同故。一切情执都是自心分别出的好坏,分别之后再进一步执着此相。若能反过来推敲,此心妄想分别执着,便无有一物能让你牵挂。

二:知法无常

一切事物,只要有起始,必有终灭,何以故?一个事物之前没有,现在出现了,说明它是因缘聚合形成的,但因缘总是处于浮动变化中的,因缘条件不足以支撑它的结构时,它就会消失,就像火一样,所以有始必有终。

如有一男子因对方美貌爱恋一女,女的也因美貌爱恋男方,彼此说对方是真爱。不,这是妄语,为何?因为这份爱需要以美貌作为条件,当美貌衰败时,爱心也随之消亡,就像维持火的三要素不具足了,火就会熄灭。既然爱心会随着条件而改变,何能说是真爱?但凡需要条件生起的爱心及其他一切心念,皆是无常法,是妄想执着。

若是真爱,即不需任何条件即可生起。若有人言:“倩倩,我是真的爱你,不需要任何条件,美貌、财富、地位、声名、性格等等都不在乎,我就是爱你”哇,感动吗?但是SORRY,这还是妄语。

为何?因为此爱需建立在她是倩倩的基础上,还是无常法,若倩倩失忆后或变性为男人,这份爱心就会转灭,既然有消亡之时,何可说为真爱?若再执着说:“失忆了我也爱,变性了我也爱”,SORRY,还是妄语。一是心中爱的是之前未变化时的倩倩,二是此爱需要有我的这个概念,先有我再有我爱,而“我”这个概念是只能言说不能实证的,所以才有“我是谁”的哲学思考,并且在佛法中,“我”即是无明,还是属于因缘法,那就还是无常法,还是会破灭,还是妄语。

一切感情皆是如此,都是自心基于某个条件建立的,而所看重的这些条件也都是自心妄想分别,赋予了它有什么意义。所以爱情,可以说就是自我陶醉。仔细思考一番,每天读诵《金刚经》自然就明白了。

4.佛经中的经典句子

1、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4、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5、不破本参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

6、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7、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8、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9、末后一句,始到牢关。锁断要津,不通凡圣。

10、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11、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有些不是佛经中的

5.佛经中有哪些经典语句

第一章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第二章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第三章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第四章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第五章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第六章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挠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第七章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第八章

佛言:恶人害贤者,如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6.最精髓的经文是哪句

一、《楞严经》

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

二、该经字字珠玑,所谓“见性成佛”,所谓“直指本心”,所谓“明心见性”。..所以,修炼者当前修悟的一句就是最精髓的一句。

三、重要经文如下

“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未证言证,未得言得,是大妄语”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

“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报圆,空所空灭,生灭既寂,寂灭现前。”

“开眼见明,闭眼见暗,所见不同,见性不变。”

楞严经优美句子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茌平热点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文章

本文标题: 楞严经优美句子(楞严经好句子)

本文网址: http://cdslpx.com/wenzhang/5739.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