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土楼在哪里(惊福建土楼竟然发源自漳州厦门)

作者:zj
围观群众:36
更新于

福建土楼,因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2008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然而,被誉为客家建筑之光的土楼竟然起源于明代的厦门和漳州,你信吗?

惊!“福建土楼”竟然发源自漳州、厦门

福建土楼

惊!“福建土楼”竟然发源自漳州、厦门

福建土楼分布图(保存至今主要分布)

福建土楼主要分布点有两处,一为龙岩市永定区和漳州市南靖县交界处,二为华安县仙都镇。极少量分布于漳州市漳浦县、龙海市、平和县、诏安县、厦门市同安区和广东大埔县。虽然在地域分布上,闽南土楼分布范围更广,但是客家人聚居的永定区凭借其压倒性的数量优势(2万余座)、成名最早和最广为人知最终成为福建土楼的代名词,人们或许更乐于接受土楼的发源地就来自客家人的故乡,不管是客属哪个县。

然而事实却并一定如此。

论土楼之源,一看实物遗存的最古年代,二以历史文献记录凭证,凭此,或许福建土楼真的发源于漳州和厦门。

(志:厦门历史这么短,关厦门什么事?不急,请慢慢往下看)

从福建土楼的分布,我们或许可以明确的知道,土楼主要出现在闽南人与客家人的聚居地交界处,往细里说便是漳州和龙岩之间,相较同为客家人聚居地的赣州和梅州、同为闽南人聚居的泉州和潮州,或许土楼的出现与民系并无太大关系,因此可以排除所谓中原人或闽越人等民系的种种关联性。但可以确定的是土楼的基本构造:夯土,确实是中原汉人惯用的技术,因此以土墙作为土楼的发源依据并不充分,此处应着重考虑土墙与墙上建楼的格局,这才是土楼的特殊所在。

查目前各市县尚存且有确切纪年的土楼,似乎更多的是漳州的遗存,方楼最早的为漳浦县一德楼,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圆楼最早为华安县齐云楼,建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而永定客家土楼因未设石质门额,始建年代多不可考。仅列居八座明代漳州土楼如下:

1.一德楼,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漳浦县绥安镇马坑村,方楼

2.贻燕楼,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漳浦县霞美镇过田村,方楼

3.庆云楼,隆庆三年(1569年),漳浦县霞美镇运头村,方楼

4.晏海楼,万历十三年(1585年),漳浦县旧镇昙子头村,方楼

5.齐云楼,万历十八年(1590年),华安县沙建镇上坪村,圆楼

6.完璧楼,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漳浦县湖西乡赵家堡,方楼

7.升平楼,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华安县沙建镇上坪村,圆楼

8.日新楼,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华安县沙建镇上坪村,方楼

由此试着推论,土楼的起源地,或许就在华安和漳浦之间,而追溯至明代,其所属县应该为龙溪县和漳浦县。(龙溪县,即今漳州市区、龙海市和华安县等漳州市辖区域)至于方楼与圆楼,是否各有渊源,则主要为因地制宜各取所需尔

一、土楼的前身:土堡的形成

元末明初,倭寇屡犯东南沿海,朱元璋对江夏候周德兴说道“福建功未竟,卿虽老,尚勉为朕行”,“德兴至闽,按籍佥练,得民兵十万余人。相视要害,筑城一十六,置巡司四十有五,防海之策始备”。其中漳州在洪武二十年,依次建立浯屿水寨一处,镇海卫一处,千户所三处,巡检司十五处,而属于同安县(今厦门市)则有千户所两处,巡检司六处,另有永宁卫中左所移至厦门城,从此厦门立世。

惊!“福建土楼”竟然发源自漳州、厦门

明洪武年间漳州与厦门沿海卫所分布图

江夏候周德兴设置巡检司,以沿海为主要考量,但对于九龙江出海口则特别关注,请诸位看官特别注意江口附近的巡检司,后续大有用处,此处先做标记。

每每盗贼侵犯,民众便纷纷躲入县城、卫所及巡检司城墙内,而各卫所官兵便可同时对贼人进行反击。但随着明永乐以后漳州月港的贩番繁荣发展,漳州及厦门人口爆发,各地卫所数量明显不够使用。于是当地百姓纷纷仿效各卫所的建筑型式,自建土城自守,如明万历《漳州府志》关于诏安县土城的记载共计五处:岑头土城(在三都周围八百四十丈,高一丈四尺)、梅州土城(在四都,正德三年筑)、土桥土城(正德十年筑,今圯)、上湖土城(嘉靖二十四年筑)、甲洲土城(嘉靖二十五年筑)”。

以岑头土城为例,其周长八百四十丈,远远大于一般巡检司的规模(周围约115丈,亦称土城或巡检司城)。明万历《漳州府志》于漳浦县部分也记载了六都巨姓吴氏乡民于正德元年向漳州府申请得筑城自保,后遭兵火毁坏,后世乡民于嘉靖五年花了四千六百两白银、费时三年重新建得周围八百二十五丈、高一丈六尺的云霄城,而嘉靖二十八年所建的诏安县白叶堡,周围仅六十二丈,面积相较土城来讲,大大缩减了。

显然土城的建造,费时费力,一般乡民并无力支撑如此巨大的工程,因此,土城逐步在民间演变成土堡、土围、土寨乃至土楼。

土城、土围、土寨、土堡、土楼的区别,从规模上看,土城>土堡>土围>土寨≥土楼,从功用上看,土城、土堡、土围为城墙,以防御为主,把房屋包围起来;而土寨和土楼则兼具防护、隔离和承重为一体,战时及闲时均可使用。

明代漳浦人林偕春在《兵防总论》说到:“县、卫之城崇在数十里之内,而乡鄙之民散在数十里之外,仓卒闻贼,扶携莫及,人畜幅辏,乌能尽容……则不如各自堡之为安也……故土堡诚设,则坚壁清野,贼之至也,将无所掠食,以攻则难 ,弗能久居,势将自退。”

清康熙《漳浦县志》也明确指出:“土堡之置,多因明季,民罹饶贼、倭寇之苦,于是有力者率里人依险筑堡,以防贼害耳。”

清代乾隆《海澄县志》针对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倭寇突袭漳州月港等地,提及“屠掠甚惨,巡抚都御史阮鹗谕居民筑土堡为防御计”。

由此知,随着人口的增多及倭寇纷扰的加剧,土城的需求大大增加,而受限于财力,土城慢慢演变成土堡和土围,而随着官府对这一防御形式的提倡,使之分布范围扩大到漳州府沿海各县。

二、土楼、土堡的地理分布

惊!“福建土楼”竟然发源自漳州、厦门

明代漳州个县土城、土围、土寨和土楼分布图

明万历《漳州府志·兵防志》曰:“漳州土堡旧时尚少,惟巡检司及人烟辏集去处设有土城。嘉靖四十等年以来,各处盗贼生发,民间团筑土围、土楼日众,沿海地方尤多,具列于后:龙溪县土城二、土楼十八、土围六、土寨一;漳浦县巡检司土城五、土堡十五;诏安县巡检司土城三、土堡二;海澄县巡检司土城三、土堡九、土楼三。”

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土堡或土楼,其存在的县均分布在漳州沿海,从数量和密度看,更以九龙江中下游分布最广。

从漳属四个县看,土城数量在减少,土堡和土楼急剧增加,而在沿海的漳浦和诏安,以土堡为主,在九龙江中下游的龙溪和海澄,以土楼为主,这种发展的分歧与各县所属的巡检司构造格局有关。

三、土楼的发源

惊!“福建土楼”竟然发源自漳州、厦门

九龙江中下游各都(县区)土堡、土楼分布图

嘉靖年间,海澄县仍属龙溪县范畴,故图示以龙溪县的都为单位进行区分,从九龙江中下游土楼及土堡分布图可以看出,九龙江南侧的八、九都(今龙海市海澄镇附近)全部为土堡,而北侧的一二三都(今厦门海沧区)、二十九三十都(今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二十八都(今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二十六都(今漳州龙文区)、二十五都(今华安县)、二十一都(今漳州芗城区天宝镇附近)则主要是土楼。

结合漳浦及诏安土堡的分布状况可推断,凡沿海地区均为土堡,而沿九龙江者为土楼,其分界刚好为九龙江干流及西溪一线。而在各都唯一同时存在土楼和土堡型式的仅一二三都,她刚好处于九龙江出海口北岸,兼具沿江和沿海的地理区位。那么这或许刚好是追溯土楼渊源的一个节点。

引明成化《八闽通志》记载,漳州八个巡检司如下(可以理解为截止成化年间,漳州尚存规整的巡检司格局者仅剩八个):

濠门巡检司城在府城东一二三都,周围一百五十丈六尺,城北辟一门,建楼其上。(海澄)

青山巡检司城在漳浦县东十五都浦头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南辟三门。(漳浦)

洪淡巡检司城在百社。周围一百一十丈,阔八尺,高一丈五尺,东西辟二门。(诏安东山)

金石巡检司城在山东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南辟三门。(诏安东山)

东沉赤山巡检司城在上西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南辟三门。(诏安东山)

后葛巡检司城在漳浦县东南九都大洋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南辟三门。(漳浦)

井尾巡检司城在井尾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南辟三门。(漳浦)

岛尾巡检司城在岛尾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辟二门。(海澄)

细心的看官或许已经发现,在以上八个巡检司城的描述中,有一个巡检司特别与众不同,她的城门最少,周长最长,最关键的是她的建造格局明显不同,墙上建有楼,这就是位于龙溪县一二三都的濠门巡检司,从描述看,濠门巡检司已然是今日土楼的形貌,换算成今日长度的单位,则其周长达470米,比现存最大的土楼二宜楼(华安县,乾隆年间建)还大一倍。

15世纪末期至17世纪中期,在漳州有一处港口取代泉州港成为远东第一港,这便是月港,当时月港周遭“海舶鳞集、商贾咸聚”、“农贸杂半、走洋如市、朝夕皆海、酬醉皆夷产”,一派繁荣的景象。而在月港对岸的海沧港则作为商贸的中转站亦承担税收和治安的作用,濠门巡检司便设在海沧的南侧,紧靠着月港、海沧港所在的圭海,为周遭海域的治安担当。在这种贸易的带动下,漳州府,特别是龙溪县各地商户民众便经常往来海沧、月港之间,他们或许已经把濠门巡检司城的构造了然于胸,当确实有需要时便予以借鉴和发挥。

当然海沧所在的一二三都,在嘉靖年间也同时存在着三个土堡和三个土楼,分别为长屿堡、何山堡、石囷堡、钟林尾土楼、登瀛土楼、青礁土楼,土楼并未在此地占绝对的优势,甚至有互相穿插的分布,这种现象或许和各处官府在提倡民间筑造自保堡垒时提供的模本有相当关系,以龙溪为例,濠门巡检司自然会在推荐的目录内,但也不可否认其他巡检司清一色的土堡格局会不会也在备选大名单中(比如岛尾巡检司),但显然漳南地区一定以土堡为主要依据,因为她有充分的实战经验,这些信息也影响到互通往来频繁的一二三都地界。

如乾隆《海澄县志》记载:“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春三月,倭寇猝犯长屿堡,时堡初筑,守备方锐,不能入,时为参将戚继光大破之。”明代漳浦人林偕春的《兵防总论》写到:“方倭奴初至时,夹浙直之余威,恣焚戮之荼毒。于时村落楼寨,望风委弃,而埔尾独以蕞尔之土堡,抗方张之丑虏。贼虽屯聚近郊,迭攻累日,竟不能下而去……自是而后,民乃知城堡之足恃,凡数十家聚为一堡,砦垒相望,雉堞相连。每一警报,辄鼓铎喧闻,刁斗不绝。贼虽拥数万众,屡过其地,竟不敢仰一堡而攻,则土堡足恃之明效也。”

当然,土楼的出现也不仅仅漳州一处,泉州也有存在,如康熙《安溪县志》所载:“林昌,不习书史,而肮脏有机智。所居地,旧多患寇。寇至,则举族逃窜山谷中。昌出资财,筑楼十仞,基墙高厚,中列正楼,外楼四绕,仓囷、井臼、爨甑、床凳之属皆具。”只是这种昙花一现的土楼并未在泉州地方发展广大。

土楼的发源,并无绝对,只是在漳州的发展最有延续,规模最为宏大,并得以保留至今。

四、结论

福建土楼的发展大概经历六个阶段:

明洪武二十年为抵抗倭寇侵扰,福建沿海建置相当数量的水寨、卫所和巡检司,为当地引入城墙的概念。

因应福建西南及广东东北地区山贼、海贼出没,民间有力者仿效卫所格局,奏请自建土城自保,效果良好。

随着倭寇入侵频繁,民间三两之家以土城及巡检司为模板,纷纷建筑小规模的土堡、土围、土楼,防御效果得到官府的肯定,并被迅速普及推广。

因龙溪和漳浦两处巡检司的构造不同,龙溪县九龙江北岸各地以濠门巡检司为蓝图主要建造土楼。

明隆庆以后,倭寇已绝,沿海土楼、土堡不再受到青睐,而山区因受到山贼、饶贼等小股势力侵扰,仍然借鉴土楼的防御效果不断扩展(九龙江上游,与龙溪往来紧密,特别是当时龙岩、漳平仍属漳州府管辖,永定刚好三面被闽南人属包围,影响颇深)。

清康熙年间,为抵御郑成功,沿海实行迁界制度,沿海土楼基本消失殆尽,仅漳浦内地、华安县等地仍留存土楼,特别是明代遗存,而随着闽南红砖民居的普及,人们渐渐放弃土楼的居住形式,土楼逐步在龙溪和漳浦一带消失。

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南靖和永定却将之发扬光大,这也与当地山多、小规模的山贼侵扰不断有关,而沿海自从倭乱之后,经历的战乱都是正规军或大炮的威胁,土楼的防御效果已然无用,故消失殆尽之后便不再卷土重来。

以上论断,福建土楼发源自为抵御倭寇而成型的巡检司城,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建筑模板为处于龙溪一二三都的濠门巡检司,而该地在后续的政区变化进程不断变更归属,明隆庆以后划归海澄县(今龙海市),1958年后又归属厦门市,乃至发展成现厦门市海沧区,故本文称福建土楼可能发源于漳州和厦门,二者可兼而得之。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茌平热点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新闻

本文标题: 漳州土楼在哪里(惊福建土楼竟然发源自漳州厦门)

本文网址: http://cdslpx.com/xinwen/2542.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